夜深了,西安市咸东社区巷子里,一名民警在昏黄的路灯和月色的交映下,又开始了夜间的巡逻;借着手电筒的强光,他仔细探查社区中每一处治安隐患。十几年来,咸东社区的每个夜晚,都少不了这名小个子民警巡逻的身影。
他,就是汪勇,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的民警,也是一名退役军人。
“他做了什么我们都看在眼里,他把百姓当亲人,百姓也把他当亲人!”从2006年转业到咸东社区担任划片民警,汪勇就以他在部队学到的“站排头、争第一、扛红旗”的精神投入到警务工作中,赢得了社区群众的拥护,也改变了咸东社区的面貌。
“他真把这个院子当做自己的家”
咸东社区由12个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的职工福利区组成,面对这个“片大点散”的老旧社区,工作做不好,大家对民警就不信任,服务和管理社区的工作就难做。汪勇刚来时,想要走访社区群众,却连大伙儿的家门都敲不开。更令汪勇难过的是,社区警务公示栏里,新贴的他的照片还被糊上了泥巴……
汪勇得知,给照片糊泥巴的是社区居民老李。老李早年下岗,生活十分困苦,连串的生活打击使他精神受创……
汪勇决定去见老李。半个小时的好说歹说,终于进了老李家的门,发现里面黑乎乎一片。原来电路短路,电灯已许久无法照明。汪勇当即找来电工,并在旁边帮忙,前前后后忙活了两个多小时,老李家终于迎来光明。汪勇擦去头顶的汗,看到老李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。此后,汪勇没事就往老李家跑,看看他需要啥,还为他争取补助……慢慢地,老李开朗了起来。
汪勇终于明白,只有用真诚,才能敲开居民的“心门”。他制订了一个“万千百”计划:走万里路、进千家门、解百家难。
社区25名年老独居、长期生病的孤寡空巢老人的情况,汪勇很快摸了个清,此后多年,他坚持每月都上门看望老人。平时老人需要帮忙做饭、倒垃圾、换煤气等生活琐事,他绝没二话;逢年过节还为老人们贴春联、煮元宵……说起汪勇,有老人一脸亲切:“汪勇这样帮我快10年了,比我亲妹子操的心都多。”
慢慢地,社区的老百姓把汪勇当成“自家人”。“他做的我们都看得到,他真把这个院子当做自己的家。”居民郭玉英说。
“他为的就是辖区百姓睡个安稳觉”
过去,咸东社区安全隐患多、侵财案件发案多。有时,群众上二楼送娃,上下楼的片刻自行车就不见了。
汪勇决心一定要从根子上解决治安问题。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强巡逻。“晚上院子里有人转、有人看和没人转、没人看就不一样。”无论值班与否,汪勇都坚持在夜间甚至后半夜到社区转几圈。他参与夜间巡逻究竟多少次,自己说不清,社区居民也记不清。退休女教师陈群燕说:“我经常半夜隔着窗户看见汪勇在夜巡。冬天时,大片雪花落在他头上,看到白花花一片,我心里特别感动,他为的就是辖区百姓睡个安稳觉”。
“警力有限,民力无穷。”汪勇深知要真正搞好社区治安,就必须利用好群众的力量。他利用社区党建平台,成立了由26名驻地单位领导、保卫干部和家委会主任等组成的治安防范联席会;同时牵头在29个社区建立了治安值班室,组建了由173名社区党员和离退休人员组成的治安巡逻队,为社区群防群治奠定了人力基础。他先后协调4个小区安装了监控设备,加高了3个小区围墙,拉设了300多米防盗铁丝网,安装了3盏探照灯……
咸东社区的发案率下降了88%,连续多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治安案件,多个小区长期保持“零发案”,咸东社区成为韩森寨地区发案率最低的社区之一。
“他决心向英雄学习,保一方平安”
参军入伍时,汪勇连高中都没有读完。在工作之余他抓住一切时间“充电”。汪勇制作了厚厚的剪贴本,看到报纸杂志上的好文章,只要是工作中用得着的,他都一篇一篇剪下来,一张一张贴到本子上,一遍一遍反复学习。他对做好社区警务工作有了自己的认识,先后撰写了多篇学习体会文章。2011年10月,汪勇撰写的《深化说理执法之我见——贯彻说理执法机制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》一文,在西安市公安机关的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。
随着知识水平的提升,汪勇愈发注重提升社区警务工作的科技含量、信息含量和智慧含量。他协调社区安装了15套人脸识别系统,自建了40多路人像卡口,还为孤寡老人、残疾人群安装了160余套一键报警系统。今年上半年81岁的老人徐宝突发眩晕症后,通过一键报警手环发出求助信息,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。
汪勇全身心地忘我工作,换来了咸东社区平安稳定的和谐环境。近年来,咸东社区先后被授予“全国基层优秀党组织”“文明社区”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社区”等80多项荣誉。他也被授予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”和“时代楷模”等荣誉称号。2017年,汪勇还作为陕西省公安系统唯一的代表参加了党的十九大。
汪勇说,自己成长在罗盛教、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,英雄已故,精神犹在。“自转业成为片警的那一天起,他决心向英雄学习,保一方平安。”最了解他的家人如此评价道。(记者 金 歆)